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特色区域  > 正文

“新手”社工边演边学边成长

日期:2023-06-30 09:53:32 来源:今晚报

天津北方网讯:电动自行车进楼道充电,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导成效不大;年轻社工上岗敲门入户,经常吃到闭门羹;居民不满频频吐槽,小矛盾调解成难题……近日,河西区太湖路街惠众家园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在“社工剧场”表演的情景短剧,以真实社区故事为背景,让“新手”社区工作者学会和居民换位思考,提高解决社区各种问题的能力,更好地为居民服务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以心换心

家住惠众家园社区的董大爷今年72岁,平时出门买菜都骑电动自行车。为了方便,老人总把车停在楼道里充电。社区工作者多次上门劝导,宣传电动自行车进楼的危害,但收效甚微。

“董大爷,您今儿有什么要买的吗?您别跑了,我帮您带回来。”“董大爷,我来看看您,咱爷俩儿聊聊天。”“董大爷,您有什么事儿就找我,我都能帮您办。”社区工作者郝凯每天来董大爷家门口问好,有事就帮忙。一段时间后,董大爷逐渐放下了对社区工作者的戒心,打开了自己的心扉。在社区工作者的耐心劝导下,老人主动将电动自行车推出楼道,再也没在楼道内充过电。

在“社工剧场”,这一故事被搬上了舞台。年轻社工扮演董大爷,通过角色互换,体验到老人需要理解、需要关注的心情,更了解了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真情实意的心理关怀。表演中,经验丰富的老资格社区工作者“先认人再进门,帮办实事不较真”的口头禅,也被年轻社工记在心里。如今,董大爷成了社区平安巡逻队的志愿者,积极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。

以老带新

“退休了,突然闲下来,一天过得可真慢!”居民董阿姨独自一人居住,儿女不常来,老人对于退休后的单调生活十分不适应,玩手机成了她最大的乐趣。因为董阿姨经常找社区工作人员咨询智能手机使用问题,看着她每天沉浸在手机中,社区工作人员开启了为老服务的“专属微项目”。

从此之后,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帮助老人修手机、更新软件,还教老人如何用软件美化照片。为了让老人走出家门,社区工作人员还带董阿姨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董阿姨逐渐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,开始为社区和其他居民服务。

在“社工剧场”的表演中,来自秀江园社区的24岁社工郑润平将前辈的这些工作经验搬上舞台,在表演中向老社工“取经”,让包括自己在内的社工“新兵”受益匪浅。

温暖民心

“社工剧场”中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。不久前突降大雨,仁湖里11号楼顶楼居民李大爷因为房顶出现漏雨找到居委会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老人把对物业的不满和自己心里的委屈一股脑发泄出来。雨停后,年轻社工吕彦霖与其他社区工作者、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上门,彻底对李大爷家房顶的漏雨部位进行了维修。维修完毕,他们还帮李大爷打扫了卫生,楼道扶手也擦得干干净净,化解了李大爷心中的不满情绪,也让老人感受到社区工作者的努力和用心。如今,李大爷也穿上红马甲,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。

记者了解到,在“社工剧场”中,很多像小吕一样的“95后”年轻社工都通过沉浸式表演,学习、感受到许多专业工作方法,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,温暖了居民的心。

“‘社工剧场’针对年轻社工平时容易遇到的问题,将真实发生在社区的故事搬上舞台,通过分享亲身经历与感受,学习角色互换、换位思考。年轻社工一方面通过扮演居民,切身体会求助者的心情,另一方面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,要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、厚植人民情怀,把为民服务的举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,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,以担当实干提升居民满意度。”太湖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)

标签:

推荐